智库建设
2025-01-01

关于进一步擦亮我省本科民族预科班教育特色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王耀华(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负责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教授、泉州师范学院民族工作室负责人洪少春副教授共同调研) 我省在本科民族预科班教育领域,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及民族工作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全国前列,获得广泛赞誉。这一显著成效离不开省教育厅领导的强有力领导、统战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协调,以及民宗厅的大力支持。鉴于我...

2025-01-01

关于福建省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育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提案人:王耀华(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负责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刘敏榕教授,泉州师范学院民族工作室负责人洪少春副教授共同调研) 2023年2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定。2024年9月出版的习近平...

2024-01-01

关于统筹推进民族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国各民族拥有多样的生态文化,如汉族农耕文化、藏族自然崇拜、新疆坎儿井灌溉文化、傣族水文化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挖掘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多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都在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甘肃等地区也公布了一批省级保护区名单。2...

2024-01-01

抢救性传承保护中华家谱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谱作为民间文献,记录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家谱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对海外华人寻根祭祖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台湾知名评论...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