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基地
Fujian Province Ethnic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Research
库尔班大叔上北京
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多年来,你一直坚持你父亲爱党爱国的情怀,给后辈和乡亲们树立了榜样。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1日在给库...
唱响新时代“乌苏里船歌”
我是第一次到赫哲族居住的地方来,感到很亲切。《乌苏里船歌》唱的“船儿满江鱼满舱”的美好画面早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赫哲族虽然人口较少,但看到你们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传承,为你们感到高兴。——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24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时说 ▲赫哲族开江节。(毕路亭 摄)“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曲《...
凉州会盟:各民族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佳话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武威市白塔寺的“凉...
文成公主进藏: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大型实景剧《文成...
勇做新时代“草原英雄小姐妹"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过去电影《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说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
“半条被子”的故事:以初心,赢民心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演员通过京剧艺术形式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任珑 摄)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
齐心协力建包钢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2021年3月,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走进包钢宣讲。(包钢集团 供图)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第一批3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包钢一号高炉就是其中之一。62年前,内蒙古第一炉铁水从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
《江格尔》:英雄史诗彰显民族精神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新疆和静县举办的“江格尔那达慕——文化旅游非遗体验活动”上,牧民在表演实景剧。...
布达拉宫:绽放在世界屋脊的中华文化之花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布达拉宫整体建筑。(图片来源:布达拉宫官网) 布达拉宫,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宫殿,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民族文化成...
黄文秀:用生命诠释最美青春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文秀(左二)生前下屯访问贫困户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
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的产生
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蒙藏学校学生合影(部分)在北京繁华的西单商圈,高楼大厦之间的胡同里,有一处灰瓦青砖的古建筑院落,它就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前身——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这里曾...
卓嘎、央宗姐妹: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28日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说 ▲卓嘎(左)、央宗姐妹俩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藏族姐妹卓嘎、央宗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牧民。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下,姐妹俩始终秉持“家是玉麦...
茶马古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2017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强调 ▲云南普洱,那柯里镇的茶马古道遗址吸引游客。(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有这样一条悠长的千年古道:它蜿...
三千孤儿入内蒙:一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电视剧《国家孩子》剧照。2021年3月11日,上海东方卫视重播电视剧《国家孩子》,回顾了新中国历史上3000多名“国家的孩子”与“草原母亲”的不朽传奇,让观众感受到内蒙古和上海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人间真情。1959年到1961年,...
瓦氏夫人抗倭:若有战,召必往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剧照。(中新社发 骆文刚 ...